新闻中心 /News
必一运动官网金曜瑜伽十法
必一运动官网金曜瑜伽十法1/18金曜瑜伽十法一、灵蛇盘卷二、板块对折三、雄鸡报晓四、龙行虎步五、螺旋法六、人丁法七、吐纳法八、贯通法九、虚空法十、心应法“瑜伽”是梵文音译,意译为“驾驭”、“结合”。驾驭什么?驾驭自己的身(肉体)和心(意识、精神、空性的“自我”)。怎样结合?唤醒潜伏于内的“蛇力”——空性的“自我”的潜能,使之完全摆脱感官的干扰,得到升华,与宇宙真谛结合,或曰“人天合一”。人天合一的境界,超越了、疾病、生与死……实现了人类生命最本质的回归。从修持上来认识,净化了肉体有助于“蛇力”的升华。另一方面,肉体的净化自然会与一切病变绝缘,这就是修持的副产品——祛病强身。鉴于瑜伽在祛病强身方面的实用功能和显著功效,我曾将此十法中的七法和一部分水脉法的基础法合编为《保健瑜伽》八法公诸于世,以响应国家制定的《全民健身计划》的号召。因其对的锻炼是上下内外浑然一体的、全面的、深入的,对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,甚至是显效、特效,立竿见影,而且简单易学,男女老少皆宜,所以一经披露,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,一直在广泛流传,可谓经久不衰。金曜佛母大孔雀明王法无上瑜伽的前行法为形体瑜伽、冥想瑜伽、气息瑜伽。以形体瑜伽为门径,冥想瑜伽为基础,气息瑜伽为法钥,进而三者合一,达到观想瑜伽的真境。如果修证不到观想瑜伽的真境,那么无上瑜伽身密、口密、意密的魂和帅——意密,就有可能流于单纯的大脑思维活动的想象,咒印观的观想就成了空想。这也是金刚密乘任何一个法门无上瑜伽修法的大忌。对此中作为法钥的气息瑜伽,应知其五征五境二分一乘——五征:粗息、细息、游息、定息、止息。五境:腹息、体息、脉息、相息、内息。二分:非法息、法息。一乘:印息。2/18其中五征的定息包括练家子通称的“龟息”。道家的踵息类似于五境的相息。道法《修仙指源》中说:“真人之息于踵”。可见此境次第之高。俗话说:“人活一口气”。人死了又说为“没气了”。话俗理不俗,气息的有无事关生命的生与死,气息的性状反映出生命的性状和存在的次第。无上瑜伽身口意三密中的口密(真言密咒),就色身而言也是气息瑜伽,由此可见气息瑜伽的重要性。因此,当水脉的前行法后来又配合海螺脉公诸于世后,为了提高无上瑜伽行者的实修能力,我在此将无上瑜伽部吐纳、虚空、贯通的基础立成文字,与所余七法合称为十,以飨行者。其实,此三法和心应法的,已非形体瑜伽、冥想瑜伽、气息瑜伽任何一个单项定义所能概括的了。其祛病健身的显著功能只是菩提道上的副效应而已,行者修证自知。此十法可按顺序系统地练,也可任意选择,单独练。还可以把前四法或六法作为独立的系统训练。时一般要求是立姿,熟练后则可坐着练,也可躺着练。祝愿行者身心康宁,吉祥如意,获证圣果。立姿:两腿自然分开,两脚与肩等宽,或比肩略宽,两脚平行;两臂自然下垂,腋部勿夹紧;身正脊直,全身自然放松;脚的前部和后部三七分力;目光平视或略低。卧姿是平卧、仰卧。坐姿的两手可放在大腿上,手心朝下。收敛心神,寂思涤虑,进入功态。(1)灵蛇盘卷:两手叠掌(男性右外左内,女性相反),轻扣于脐下小腹部(即法宫部位),收回目光。下颏内收,低头,将颈椎一节一节地卷屈起来。继续低头,并且收胸,将胸椎一节节卷屈起来。继续收胸并弯腰,将腰椎一节节卷屈,进而将尾椎也一节节卷屈起来。在此盘卷过程中,两手叠掌贴着小腹部自然下行,最后扣在会阴上(即密轮部位)。盘卷到位后,稍停,再从下到上一节节放开,身体恢复中正,重叠之掌亦自然回到法宫部位。3/18如此,算一次。做3-5次。要领:自然呼吸。脊柱如同一条蛇,从头到尾一节节盘卷起来;并要卷得紧一些。盘卷的速度和放开的速度都要缓慢从容,不可快。(2)板块对折:两手正叉腰(拇指在后,余四指在前),双肩与肩胛放松。臀部向后,两腿绷直,用右肩头够左脚尖,腰部随之扭弯,上身随之下俯,左肩随之后张。动作做到最大程度后,稍停,再逐渐起来,身体恢复原状。再用左肩头够右脚尖。身体各部分要领相同。一左一右为一次。做3-5次。要领:自然呼吸。上身下俯时,不要低头,不要含胸弓背,目光自然看相关的脚尖。身体起来时,要遵循原来的路线。身体相当于一个长方形的平面,对角折叠,肩头与脚尖之间的运动路线)雄鸡报晓:两手倒叉腰(拇指在前,余四指在后),将腰部放松必一运动 b 体育。臀部向后运动,并向上翘,两腿绷直;同时上身向前运动,并挺胸,张肩,仰头;两手支撑于腰部,掌心贴在腰眼上。同时深吸气。动作做到最大程度,稍停,屏息。身体逐渐恢复原状,同时呼气。调匀呼吸后,再继续做。做3-5次。要领:到位的身姿如雄鸡报晓,但是,头不可太仰。颈部后折、下颏仰起、喉部拉开即可。目光投向前上方。报晓时,十个脚趾抓地,要站得稳妥扎实。身体恢复原状后,脚趾放开。4/18(4)龙行虎步:目光平视,炯炯有神。摆动双臂走起来,但是两脚不许抬起,必须始终平踏着地面,也不许提踵。走动的幅度可由小渐大,又由大渐小。但是,速度始终要不紧不慢,从容不迫。要领:如虎在山林漫步,龙在云中遨游,要走出龙虎的气势。浑身的每一个关节都要“走”开,协调自如。柔中有刚,刚柔相济。以上四法,可从十法中分离出来,成为独立的系统训练。(5)螺旋法:两手在心轮前合什,同时深吸一口气。屏息,变为指尖朝前,把两手快速搓热。一边呼气,一边叠掌扣在脐轮上(男性左内右外,女性相反)。稍停,调匀呼吸。此时手掌和腹内沟通,形成一个气场。两手仍然重叠着,以脐为圆心,螺旋式画圆,从小到大,直到大圆与腹腔同等大小(不超过横膈)时,将手停留在耻骨联合的上缘,扣住该部位,稍停。等到耻骨联合上缘部位内里发热后,再从大到小螺旋式逆向画圆,最后仍扣在脐轮上。一大一小为一次。做3-5次。收功时,两手先握成拳,稍停,再分开放下。要领:画圆时,腹腔内部要放松;手掌可轻触腹肤,或稍微离开,但不可离远。自 然呼吸。 旋转的方向男女有别:若他人在对面观看,男性从小到大是顺时针,从大到 小是逆时针。女性完全相反。 (6)人丁法 : 两手在心轮前合什,同时深吸一口气。屏息,变为指尖朝前,把两手快速搓 5 / 18 热。一边呼气,一边分开双手,分别扣在左右侧肋下,手心对着带脉的左右起点。 稍停,调匀呼吸。此时手掌与带脉和腹腔内部沟通,形成一个气场。 沿着带脉的方向,两手相对运动,推搓腹部。推搓适当的几次后,叠掌(男 女有别,如前)扣在脐轮上。稍停。 等脐轮发热后,沿中脉方向叠掌向下推搓腹部,直到耻骨联合的上缘。推搓 适当的几次后,停留在耻骨联合的上缘。稍停。 等耻骨联合上缘部位内里发热后,再从下到上往脐轮推搓适当的几次,仍叠 掌扣在脐轮上,稍停。 两手分开,沿带脉反向推搓适当的几次,又分别扣在带脉的左右起点上,稍 停。 两手沿带脉方向继续向身后肾脏部位推搓适当的几次后,分别扣在肾脏部 位。稍停。 等肾脏部位内里发热后,两手贴住肌肤,轻柔缓慢地旋转着揉肾,适当的次 数后,停下来。 稍停,两手相对运动,叠掌扣在“命门”上(叠掌要求如前)。 收功时,两手先握成拳,稍停,再分开放下。 要领: 推搓的速度不可快,要把力道送入腹内,不要只在皮肤表面摩擦。推搓的力 道要掌握适度,不可过大。 揉肾时,两只手旋转的方向不同:若他人在身后观看,左手是逆时针,右手 是顺时针。 (7)吐纳法 : 闭目静心,微守法宫(似有似无),无思无虑,稍停片刻。呼吸深细匀长(顺 腹式呼吸)。 ①吸气;同时两手从两侧自然上行,成弧线轨迹运行到身前,停在脐轮的高 度,离身体一竖拳左右,手心朝下,十指自然分开,两手斜相对但不能接触;腋 部自然张开。 呼气时,小腹不收,保持自然饱满;同时放松身体并微微摇动身体,自 6 / 18 然地完全收缩,此时横膈会自然下行,将肺部之浊气全部排出。 此呼气法名为锁腹式呼气法。 再吸气时,小腹仍保持张力;呼气时,小腹渐渐放松。 把顺腹式呼吸调整到深细匀长状态。 如上法做1-3 次。 ②吸气;同时两手沿垂线运行到心轮的高度,接近于正相对……(要求 与①同) 锁腹式呼气。 (后面的要求与①同) ③吸气;同时两手沿垂线运行到顶轮的高度,正相对……(要求与①同) 锁腹式呼气 (后面的要求与①同) ④两手移到头顶上,两臂外展至身体两侧,(与身体大约在一个平面上),两 手腕放松,手心对着顶轮。 吸气;同时两手坐腕变手心相对,接着向两侧继续运行,成手心朝上,此时 大臂与地面平行(或肘端略高),小臂与大臂夹角略大于90 度。不停。 继续吸气;同时两臂在两侧斜向上伸展;肘部放开但勿伸直;手腕逐渐伸直 并向内弯曲;两个手心斜对着顶轮,相对向下向内运动,逐渐靠近时前移到③的 位置,不停,继续下行到心轮的高度,不停。 呼气时,两手继续下行,过脐轮后叠掌扣在法宫上;同时放松身体并舒畅地 摇动身体(其他要求与①同:锁腹式呼气。) (后面的要求也与①同,但此法只做一次。) ⑤两膝渐屈至中位马步金刚立状态,同时两手向前距身体约两横拳,在脐下 的高度结定持印,张腋分肘;同时顺腹式吸气。 锁腹式呼气。 再吸气时,小腹仍保持张力;呼气时,小腹渐渐放松。把呼吸调整到深细匀 长状态后,静立片刻。 静立中,微守法宫,观想小腹里的能量随着自然的吸气时自然地向法宫聚拢。 恢复立姿时,自然吸气,同时两手叠掌,扣在法宫上。稍停。 7 / 18 外手和内手先后握成空拳。再先后握成实拳,分开放下。 要领: 此法,锁腹式呼气法是难点,如果掌握不好,则只练习①和⑤,但⑤里 的观想能量聚拢法宫就不要做了。 注意“腋部自然张开的要求”。自然张开,切不可耸肩抬肘。 自始至终,身体上下内外都要保持在自然放松状态。 定持印:左手空拳,拇指、食指、中指指尖相触,拳心对着法宫,拳眼朝上; 右手五指自然并拢伸开,手心朝下搭在左手拳眼上,劳宫穴与拳眼中心相对。 附:总持宝瓶气始证之通天柱法 坐于椅子边沿,勿使下阴部受压迫,身体自然中正,两脚平踏地面,两手自 然置腿上(便秘者坐在马桶上,往往奏奇效)。 静心涤虑,调匀呼吸。 吸气时,腹部从上到下逐渐扩张到底部,同时观想吸入之气到达底部。呼气 时,腹部从上到下逐渐收缩到底部,同时观想腹部之气被挤压到底部。 如上一吸一呼为一次。完成后,自然呼吸,再做第二次。或连续做几次后, 再自然呼吸。 要领: 腹部的吸扩呼缩莫追求幅度,勿用蛮力,以找到感觉为宜。天柱三焦通,百 病无。 (8)贯通法 : 先修了前七法,或选修了其中之法,或随意做一些热身运动,待气息平稳了 再修此法。 标准的立姿预备式(要领如前所述),虽然睁着眼,但要目无所视。 ①两手叉腰。深吸气,再仰面呼气,且呼气有声。 头颈复原,随意摇身,调匀呼吸,定稳身形,闭目静心。 如上做3-5 次。 ②身体重心左移(或右移),抬右腿(或左腿)时吸气,右脚落下跺地有声,